| 姓名 | 照片 | 简介 | 
  
    | 国际HTA发展经验 HTA Experienc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 
  
    | Guy Maddern |  | Professor Guy Maddern is the RP Jepson    Professor of Surgery at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Director of Surgery at    The Queen Elizabeth Hospital and Royal Adelaide Hospital,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the Basil Hetzel 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Health Research at    The Queen Elizabeth Hospital and Director, Surgic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ncorporating ASERNIP-S) of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Surgeons.  He was trained at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nd became a    Fellow of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Surgeons in 1989.  His    clinical interests include the physiological impa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more rec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to manage metastatic hepatic    disease.  He has over 400 publications in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has    contributed to over a dozen surgical texts. The evalu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n particular surgical technologies is another area of focus and    interest.? Under his supervision,    ASERNIP-S has been responsible for assessing these technologies before    exposing the Australian population to them and has provided this service to    the Australia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the past 19 years, and is    recognised,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s the premier surgical    innovation assessment group.
 He is a past President of HTAi and    past Chair of INAHTA.
 | 
  
    | Brian O’Rourke |  | Dr. Brian O’Rourke    is the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CADTH. He joined CADTH    in January of 2009    following    a distinguished career as    a Pharmacist    and Health    Service Executive    with the Canadian military. With over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health care, Brian    actively positions CADTH    as    the leading    source of healt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 Canada. He has 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Pharmacy from Dalhousie University anda Doctor of Pharmac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Brian also serves    as the Board Chair for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Agencies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served as Co-Chair of CHLNet from 2011 to    2015. | 
  
    | Wija Oortwijn |  | Wija Oortwijn    is Partner of Ecorys (Netherlands Economic Institut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 in the field of global health at 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Nijmegen (the Netherlands). She studied health sciences and holds a PhD in    Medicine (Priority setting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 HTA). She    has 25    years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n HTA and health policy analysis.    She led studies on mapping the level of HTA in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and    wa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project INTEGRATE-HTA (www.integrate-hta.eu), aimed to develop concepts and    methods to enable patient-centred, integrated assessment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ethical issues of    complex technologies that take context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into    account. Recently, she concluded a project on improving HTA and    decision-making in 10 selected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published in Value    in Health). Currently she is involved in a project on disinvestment    strategies in Dutch health care, a study on corruption in health care in the    EU and a project to describe the extent to which HTA is aligned with values    and principles that underpin the health system in a selection of countries.
 She is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Dutch (NVTAG)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TA    (HTAi), past Board Member and has been co-chair of the HTAi/INAHTA Interest    Group on Ethics from 2011 until 2017. Currently, she is a member of the HTAi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Capacity Building Advisory Committee, the HTAi    Interest Group on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d is associate edi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Health Care. Furthermore, she is the scientific secretary of    HTAi’s Global Policy Forum for 2016-2017 (on value frameworks) as well as for    2017-2018 (on horizon scanning).
 | 
  
    | 中国HTA实践进展 HTA Application in China | 
  
    | 白飞 |   |   | 
  
    | Lizheng Shi |  | Lizheng Shi, PhD, MsPharm, has trained as    a pharmacist (B.S. in pharmacy 1992, M.S. in pharmacy 1994) through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respectively. He has    also trained as an economist (M.A. in economics 1998, PhD in pharmaceutic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1) throug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He    is the Regents Professor and Vice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Glob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 at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Associate Professor in Department of Medicine (Section of    Endocrinology) and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He is the Director for Health    Systems Analytics Research Center (HSARC). He is a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for Pharmacoeconomics and Global Health Journal. He was the past President of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 (CES).? Dr.    S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s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health care quality, access, and evaluation. He is also interested in    pharmacoepidemilogy with a focus on safety issues in medication treatment and    medical informatics to improv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atient care.?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100 papers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and served as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PI) and co-PI    for more than 30 research grants and contracts from NIH, AHRQ, PCORI, and    other public and private funding sources. | 
  
    | 宣建伟 |  | 卫生政策及卫生经济学博士, 药物市场管理硕士所长,教授,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 中山大学, 广州?
 国际卫生经济学会亚太分会顾问委员会2013-2015年主席
 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
 顾问教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复旦大学, 上海
 临床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药学院, 博士生导师
 兼职教授,美国罗杰斯大学药学院, 博士生导师
 药促会重大新药专项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 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
 兼职教授,沈阳药科大学, 海南医学院
 | 
  
    | 卫生技术评估在决策中的应用 (案例与讨论)HTA in    Decision-making (Case, panel discussion) | 
  
    | 薛迪 |  | 薛迪,女,1960年出生于上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西部机构伦理委员会委员,曾任医院管理学教研室主任。30多年卫生管理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使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先后承担了医院管理学、医院绩效管理、卫生管理运筹学等教学工作;主编或参与编写了10本卫生管理专业等的书籍,曾承担或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卫生基金会PSBH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及其他政府或机构委托的几十项课题,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上百篇。目前她为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获得201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13年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创新药物的市场准入和保险报销 Innovative    Medicine Market Access and Reimbursement Listing
 | 
  
    | 施强 |  | 施强博士现为礼来制药全球健康结果及真实世界数据团队副总监,负责某新药在亚太地区的药物经济学及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支持产品的市场准入。从2000年开始至今,曾经在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辉瑞制药和礼来制药中国团队从事多个领域的科研工作。施强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流行病学博士。曾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联合培养博士教育。
 社会兼职: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经济研究所研究顾问;多个学术杂志(BMC cancer, Value in Health等)审稿人
 | 
  
    | 杨莉 |  | 杨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理事,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药物经济学和药品政策、慢性病经济学及老龄化、卫生经济与卫生改革研究。先后主持了由国际组织、自然科学基金、各部委委托的十多项课题研究,参与编写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发表100多篇国内外论著。2004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2009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后,2010-2011年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HTA中的伦理评价 Ethical    Evaluation in HTA
 | 
  
    | 周萍 |  | 周萍,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副教授,复旦大学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医院绩效、战略、文化等),卫生技术评估,医学伦理学。自2010年以来,主持各类课题近20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2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美国中华医学会(CMB)相关课题2项目(联合PI)。并以核心研究员身份参与国家、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至今,累计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近40篇,包括SCI/SSCI论文4篇。出版论著2部,专著1部(独立作者);另合著1部(第二作者)。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服务体系与HTA? HTA in the Health Care System
 | 
  
    | 石磊玉 |  | 石磊玉教授是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医疗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专注于卫生政策和卫生服务研究,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本医疗(Primary Care)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公卫博士项目主任,他目前担任国际期刊《健康公平》联合主编。石磊玉教授 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主攻卫生政策和服务研究,他还拥有财务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石磊玉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社区医疗及家庭医生与健康的关系、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衡性和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他在基本医疗与健康结果的关联性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特别是研究了基本医疗对“由收入不均等而造成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矫正作用。石教授关于弱势群体的研究,尤其是对服务于弱势群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研究广受关注。他的研究一直专注于社区健康的可持续性、社区医生的招聘和留任、社区医疗的财务可持续性、社区医疗的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
 石磊玉教授在他所研究的领域出版过10本以上教科书、发表过200篇以上学术论文。在他所从事的社会科学领域,他被汤森路透命名为“近十年世界最有影响的、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
 | 
  
    | 于浩 |  | Name:	Hao Yu Current Positions
 Senior Policy Researcher RAND Corporation, Pittsburgh, PA, USA
 Professor and Core Faculty Member  RAND Graduate School, Santa Monica, CA, USA
 Education
 Ph.D.,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and Polic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SA
 M.A., Health Economics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B.A., Medicine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Selected Projects Fund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Health Insurance Expansion and Physician DistributionDistribution of Child Mental Health Workforce and Health Care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Physician Distribution and Health Care Access, Costs, and QualityIntegra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Care for Adult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A Novel Causal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 to Study the Medical Home Effects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精准医疗 Precision Medicine
 | 
  
    | 王向东 |  | 王向东,医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临床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上海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兼职教授。曾担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分子生物科学教授、瑞典隆德大学临床生物信息学的教授。主要研究临床生物信息学,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慢性肺疾病,肿瘤免疫学,分子和细胞疗法。正在开展精准医疗应用,融组学、生物信息学、临床信息学为一体对疾病特异性标志物识别和验证,研发慢性肺疾病和肺癌的治疗靶标。开发蝶型化学结构的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预防和治疗慢性肺部炎症和损伤。
 王博士还担任国际转化医学协会执行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王博士曾在一些制药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全球疾病顾问,亚洲医学总监等 (如阿斯特拉德拉科,阿斯利康,PPD)。美国胸科学会国际健康委员会执行委员。王博士还担任细胞生物学与毒理学杂志(IF=2.84)的主编,临床转化医学杂志执行主编、转化生物信息学系列从书主编,转化医学杂志疾病生物标志物主编(IF= 3.69),细胞分子医学杂志亚洲主编(IF= 4.99);和国际专业编委,如美国呼吸重症医学杂志(IF=12),美国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杂志(IF= 5)。他共发表科学论文总影响因子800,引用次数约6941,h-因子为46,i10-因子为181,并引用期刊影响因子超过6000。
 | 
  
    | 刘宝 |  |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药物经济学,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
 学术简历:中国价格协会医药价格专委会专家,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政策与技术经济评价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医药政策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委,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政府决策支持与标准化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2001年于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筹资与管理部任技术官员、2005-2006年于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部任技术官员。2010年及2011-2012年分别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哈佛大学医学院(世界卫生组织药物政策合作中心)任访问学者。作为负责人主持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资助的研究项目。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6部。
 | 
  
    | 陈英耀 |  | 陈英耀,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主任。1991年,他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进修;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领域以卫生技术评估和医院管理为主,负责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卫生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多项课题研究,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妇幼卫生技术(尤其是出生缺陷防治)的技术评估、设备器械的技术评估、医院的宏观管理和规制以及公共卫生项目评价等。他参加14本教材的编写,主编《卫生服务评价》和《中国出生缺陷的疾病负担和预防策略的经济学评价》,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约100篇(6篇SCI)。作为第一完成人,他领衔的《中国产前诊断技术管理系统》获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他入选上海市公共卫生高端人才海外研修项目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他担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公共卫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出生缺陷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预防医学会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 
  
    | 口头汇报1Oral Presentation 1
 | 
  
    | 门 鹏 |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药师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物评价中心秘书、研究员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临床药学组秘书
 研究方向:卫生技术评估、循证药学与药物经济学
 北京市卫计委药物快速经济学评价与医院新药遴选项目组主讲,对20家医院数十名药师进行培训
 已完成和参与沙格列汀片、维格列汀片、碳酸镧咀嚼片、碳酸司维拉姆片、氟维司群注射液、特立帕肽注射液、利格列汀片、氨磺必利片、醋酸钙片、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以及艾塞那肽注射液、盐酸奥洛他定片、溴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四烯甲萘醌软胶囊等16项卫生技术评估课题研究;
 作为工作组主要成员参与制定《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基于肠促胰素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快速建议指南》、《人血白蛋白用于肝硬化治疗的快速建议指南》、《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指南》等4部循证实践指南;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医药经济”栏目审稿专家;发表SCI期刊论文6篇(一作2篇),中文期刊论文18篇(一作11篇);研究成果曾获亚洲临床药学大会、中国药学大会、全国医院药学年会、北京药学年会等学术会议奖项
 | 
  
    | 魏 艳 |  | 基本资料专??? 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学??? 历: 博士
 教育背景
 2017.09~至今??????? 复旦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博士后
 2016.10~2016.1??? 美国杜兰大学???????? ??全球卫生管理与政策系??????? 访问学者
 2014.9~ ???????????复旦大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博士
 2011.9~2014.7????? 潍坊医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硕士
 2007.9~2011.7???? 大连医科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科
 参与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医学新技术转化应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委托课题:全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研究
 世界银行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项目: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研究
 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项目:恶性肿瘤患者门诊化疗的政策评估与对策建议研究
 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委托课题:卡泊芬净药物经济学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医改形势下乡村医生发展研究(713731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影响评价与政策优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模式探索
 | 
  
    | 杨帆 |  | 杨帆2015年7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所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学,在校期间参与多项公众健康项目,对于卫生经济学评价项目比较熟悉。2015年6月加入上海盛特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卫生经济结果(HEOR)研究,两年多来,独立主导了多项项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研究、回顾性观察性临床试验、预算影响研究等,积累较丰富的经验。
 | 
  
    | 朱水清 |  | 上海盛特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卫生经济经理
 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得了药学(药事管理学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药物经济学及市场准入
 先后在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中国医疗保险等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ISPOR、ACC等)展出研究10余篇、负责、参与了多项药物经济学研究项目20余项,拥有较为丰富的卫生经济与结果研究项目执行与管理经验。
 在加入上海盛特尼之前,曾在中国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卫生经济与结果研究团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习。
 | 
  
    | 孙辉 |  | 教育背景2015.09-2018.06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卫生部 HTA 重点实验室?????? 管理学硕士
 ? 成绩: 3.38/4,排名:6/33;???????     主修:? 卫生经济学、多元统计学、卫生技术评估、流行病学等。
 ? 荣誉:2 次优秀学业奖学金;3 篇学术论著(一作);1 次国际大会发言和 1 次大会    Poster。
 2011.09-2015.06  南京医科大学?????? 医药卫生管理?????? 管理学学士
 ? 成绩:85.2/100,排名:5/ 76;??? 主修:临床医学(内外妇儿)、管理学、统计学、医药市场营销等。
 ? 荣誉:国家励志奖学金、创新奖学金(1/38);班长、优秀学生干部;暑期实践先进个人。
 | 
  
    | 口头汇报2Oral Presentation 2
 | 
  
    | 林森林 |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 主管医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 硕士
 2011年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学士;2015年至今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攻读硕士
 2011年-2016年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
 2016年至今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工作,主要从事眼科流行病学、卫生服务研究,以及眼科诊疗技术研发、评估等相关领域工作
 参与发表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2篇
 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主持上海市卫计委党建课题1项
 | 
  
    | 余秋丽 |  |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流行病学。 | 
  
    | 金辉 |  | 金辉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住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卫生技术评估和中美高等公共卫生教育研究,特别关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干预策略评价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等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高教类CSSCI论文2篇,CSCD论文40余篇。曾三次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
 | 
  
    | 刘世蒙 |  | 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016级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卫生经济学评价与卫生服务利用。目前主要从事离散选择实验在卫生人力资源就业偏好、癌症治疗及筛查偏好方面的研究。
 | 
  
    | 吴昱杉 |  | Education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 Sep.2015-present
 ?????? Ph.D. in Public    Health, the Jockey Club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imary Care (SPHPC)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 Aug. 2014-July 2015
 ??????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the Jockey    Club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imary Care (SPHPC)
 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 985 &211 Project)???? Sep. 2010-Jun. 2014
 ?Bachelor of    Economics in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Lingnan(University)    College
 Yale University????? Jan. 2012-Feb.    2012
 ?????? Short-term Exchange Program co-organized    by Lingnan college    and Yale University
 | 
  
    | 口头汇报3Oral Presentation 3
 | 
  
    | 李顺平 |  | 医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生命质量与健康效用值测量、离散选择实验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2)定性研究在生命质量评价与卫生服务利用中的应用;3)组织行为与管理:管理思想与理论、领导力、团队建设、文化与沟通、激励、战略管理与规划等。先后承担各类课题12项,发表论文50余篇,译著2部,著作1部。目前担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生命质量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山东省预防医学会情报信息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政策与技术经济评价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工作。
 | 
  
    | 陈晓炜 |  | 姓名:陈晓炜出生年月:1993年4月
 教育程度
 2012年9月~2016年6月 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学专业本科
 2016年9月~至今    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学专业免试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循证决策、卫生技术评估
 | 
  
    | 张蕾 |  | 复旦大学内科学硕士毕业。加入上海盛特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后,在卫生经济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独立完成了多项卫生经济学研究,有多篇研究摘要展示于国际ISPOR大会,并有数篇文章发表于学术期刊。 | 
  
    | 贾莉英 |  | 贾莉英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管理和卫生政策循证方法研究。先后承担世界卫生组织,英国DFID,卫计委等资助课题,研究主题包括中低收入国家卫生政策与系统研究,城市贫困医疗救助项目研究,不同国家健康保障制度研究,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成本测算研究等,在国际和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3篇),参编教材3部。曾赴英国热带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挪威EPOC中心等短期访问,并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卫生技术评价中心(Adelaide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学术访问一年。
 | 
  
    | 口头汇报4Oral Presentation 4
 | 
  
    | 林海 |  | 1977-,江苏省扬州市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与管理。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复旦大学,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上海市抗菌药使用监测(2009-2014):干预评价和知证决策》。2014年1-7月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进修。现就职于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社会兼职:上海市科技情报学会理事,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督专业委员会委员。
 | 
  
    | 韩思蒙 |  | 北京大学统计学学士,哈佛大学统计学博士,现任Analysis Group 中国区总监。韩博士是一名在统计与医药经济学领域经验丰富的统计学家。她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与之在实际医疗大数据中的应用。她曾在多种医疗疾病领域包括精神健康、心血管、内分泌代谢以及其它慢性病为全球和中国市场提供咨询经济咨询服务,包括经济学模型,电子病历数据库分析,医保数据分析,荟萃分析,间接比较,个性化医疗,以及调查问卷设计。韩博士还在统计方法学方面有丰富经验,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统计学杂志。 | 
  
    | 张研 |  | 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博士后,管理学博士。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华中科技大学创新项目4项;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其中SCI/SSCI    4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为经济学与农村卫生政策。 | 
  
    | 熊尧 |  |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Health Economics: Pharmacoeconomics Evaluation, Healthcare Reform    Assessment,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Public Economics: Policy Analysis, Social Security (Medical Insurance)
 Labor Economics: Inequality, Population Aging, Endowment Insuranc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2016/09?????  Th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    Ph.D. in Public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Policy (Advisor: Prof. Judy Xu)
 2012/09-2015/06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Major:    M.S. in Management of Pharmacy (Advisor: Associate Prof. Zheng Yu)
 2008/09-2012/06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Major: B.S. in Economics (GPA:3.5/4.0)
 | 
  
    | 林夏 |  | 工作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技术评价处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新技术HTA? HTA for Emerging Technology
 | 
  
    | 吴朝晖 |  | 吴朝晖先生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学位。1986年至1993年先后在湖南和北京从事临床工作7年,先后任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3年至2000年在中华医学会任部门经理,从事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新技术评价和推广工作。2001年进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先后任副秘书长、秘书长;2006年和2009年先后赴加拿大IHE和瑞典SBU进修,学习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和应用。 | 
  
    | Goodman_Clifford |  | Clifford Goodman, PhD, is a Senior    Vice President at The Lewin Group, a health care policy consulting firm based    in Falls, Church, Virginia.? Dr.    Goodman has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such areas as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 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health economics, and studies pertaining to health care innovation,    regulation, and payment.? He directs    studies and projects for an international range of government agencies;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and medical device companies; health care    provider institutions; and professional, industry, and patient advocacy    groups.? His recent work has involved    such areas as oncolog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blood disorders,    obesity, end-stage renal disease, HIV/AIDS, follow-on biologics, diagnostic    testing, pharmacogenomics, personalized medicine, and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Dr. Goodman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health policy issues moderator and facilitator of    expert panels, health industry advisory boards, and workshops.? He has served as special consultant on HTA    to the China Nation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Health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r. Goodman served as Chair of    the Medicare Evidence Development & Coverage Advisory Committee (MEDCAC,    2009-12) for the US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CMS).? He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ociety,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HTAi, 2011-13), and i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IMBE).? He received a PhD from 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 Master of Science from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a Bachelor of Arts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Dr. Goodman is author of    HTA 101: Introduction to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available on the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website:? http://www.nlm.nih.gov/nichsr/hta101/ta10103.html | 
  
    | Don Juzwishin |  | Dr. Juzwishin is the    Director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Innovation at    Alberta Health    Services (AHS). ?Don    leads a team to    situate AHS at the forefront in the creation,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vidence, about new and emerging health care technologies,    to inform    health care decisions and policy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innovat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Albertahealth    care system    to achieve improved patient outcomes and sustainability.
 Don was recognized in    2014 as a recipient    of the Canadian    Agency for Drugs and Technologies    in Health Anniversary Medal celebrating individuals who    played a key role in founding    and pioneering    the use of HTA    in Canada. ?Don    is a member of the Alberta Advisory Committee    on Health Technologies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and Alberta Health    Services in the review    of health    technologies considered for public funding. With over 35 years of    service in health care, Dr. Juzwishin, was    CEO of the    Health Council    of Canada reporting on the progress of health    care reform in    Canada. Before this,    he was the Director    of HTA at    the Alberta Heritage Foundation for Medical    Research where he    led a team of    researchers responding to    HTA    requests from    government,    health authorities and    provider organiza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Don worked at    the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s encouraging and    paving the way for the    adoption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hospitals and health authorities. ?Don    was
 successful in    introducing    the first health authority technology assessment process    at the Greater
 Victoria Hospital Society    in British Columbia.    He served as the British Columbia    representative to the    Board of the    Canadian Coordinating Office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was
 elected vice chair in    1997, and chair in 1998. ?Don served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Canadian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Health    and as chair of the CSIH Advisory Board responsible    for the Partners in Health Program.    ?In 1997 he    received an award in    recognition    of contributions    made towa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ealth reform in    Ukraine. ?Don    was elected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as    Treasurer for a three year term (2015 –    2018).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政策转化 Policy Translation
 | 
  
    | 涂诗意 |  | 涂诗意,博士,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山东大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博士(2009)、英国利物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8)、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士(2004),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访问学者(2015)。长期从事卫生技术评估领域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开展了“多准则决策分析在医保目录药品遴选中的应用”、“唐氏综合征传统产前筛查技术安全和有效性评价研究”、“宫颈癌筛查方案经济学研究的系统评价”、“中国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的现况及发展研究”、“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拆零分装实践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快速检验试点项目评估研究”等课题。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国内权威及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 
  
    | 张? 勘 |  |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处长卫生部卫生技术应用管理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专委会常委
 中国社区健康联盟副主席及国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
 兼任上海市医学会与上海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顾问
 中国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副主任
 上海继续教育工程学会医学分会主委
 上海医学会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
 上海医学伦理专委会副主委等社会任职
 《转化医学与科研管理杂志》总编辑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副总编辑
 《世界肿瘤杂志》《上海医教杂志》《上海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世界感染杂志》《老年医学与保健杂志》《上海医药杂志》副主编及《中华健康管理学》《中国全科医学》等10多本学术期刊常务编委
 引领医学科教创新管理,国内领先 ,获中科院生命科学优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主编出版《社区卫生服务科研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转化医学与科研管理》等多部学术专著
 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
 | 
  
    | 张亮 |   |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 
  
    | 孙鑫 |  | 孙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ISPOR华西分会主席, 以及《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和《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执行主编。创建了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临床研究、评价与转化研究平台和团队(CREAT Group),将传统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证据合成与评价等方法用于上市后医疗产品与医疗技术临床评价和重点疾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发起建立了中国真实世界证据联盟。先后获得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研发计划等20余项。发表SCI论文77篇,其中在权威医学杂志(含NEJM、JAMA、BMJ)发表12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BMJ杰出研究成就奖。 | 
  
    | 杨克虎 |   |   | 
  
    | Yueping Alex Wang |  | He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erinatal    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He is the    Director of Research Studies of Faculty of Health. He has intensive    experience in epidemiological design, database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ystem review in the fields of reproduction, pregnancy, and    newborn and child health. A/Prof Wang completed his medical    training at Fudan University. He worked as a quarantine doctor in China for    nine years before moving to Australia in 2002. He completed his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in 2004 with a journal article published. In 2011, he submitted    his PhD thesis with six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addition to completing both his    Master and PhD degrees, since 2005 A/Prof Wang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with more than 60 peer-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 national/bi-national    reports and book chapters. He has established a productive and well    recognised profile 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He is a member of Cochrane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Subfertility Group to assess Cochrane proposals and    manuscripts.
 He provided advice and support for    about 100 projects on epidemiological design, database develop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He was involved in more than 10 RCTs. He supervised    several national/bi-national data collections. He is a member of the Faculty    Research Committee, Course Committee and Dean’s Advisory Committee.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大数据和HTA Medical Big Data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HTA
 | 
  
    | 许速 |  | 许速,现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基层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院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公共卫生硕士课程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教育中心特聘教授。曾任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卫生局副巡视员,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巡视员,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医院管理和卫生政策研究工作,对卫生政策和公立医院改革的理论基础、实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善于用系统性、前瞻性的思路统领卫生工作。 | 
  
    | 谷成明 |  | 谷成明副总裁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获消化内科医学博士,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威斯康星医学院,蒙特利尔大学等工作,共有16年临床和科研工作经历。曾就读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获EMBA学位。谷成明博士现任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医学部负责人。从2000年起至今,一直负责知名外资制药企业医学事务工作,具有丰富的国内和国际工作经验。
 社会兼职:河北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客座教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医学事务组主席。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医疗保险 Medical Insurance
 | 
  
    | 李秀娟 |   |   | 
  
    | 应晓华 |  | 应晓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编委、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管理统计专委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保险专委会委员,上海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学评价、医疗保障、健康及筹资公平等。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
 | 
  
    | 石菊芳 |  | 石菊芳,博士,国家癌症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导,国家重大公卫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工作组组长。2009年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博士毕业后,获国际抗癌联盟ACSBI支持,赴澳大利亚Cancer Council NSW工作,2010年起兼悉尼大学讲师,2012年回国就职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至今。兼职中国控烟协会肺癌防治专委会常委、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费用与政策专委会委员、HTAi会员等,为十多种SCI及中华系期刊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为肿瘤防控策略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卫生经济学评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慢病专项子任务、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子任务等课题多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 3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 | 
  
    | 阚海东 |  | 阚海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空气污染与健康、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任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环境卫生专委会主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编辑,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副主编,Epidemiology杂志和Atmospheric Environment杂志编委。在Lancet、Circulation、JACC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10余篇,2014-2016年连续3年被Elsevier列为中国高被引作者。曾经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奖、美国环保署科学技术成就奖、美国胸科协会David Bates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 
  
    | 吕军 |  | 吕军,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管理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中国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循证卫生决策与卫生技术评估、脆弱人群健康策略研究等。20多年来,以促进人群健康为使命,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等资助的70余项研究项目。出版专著3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过程中注重技术与管理结合、研究者与决策者互补,大多数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这些科研成果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 | 
  
    | 黄葭燕 |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预防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5年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由CMB资助赴美国UCLA公共卫生学院进修,2014年上半年,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全球卫生系客座教授。2017年暑假,悉尼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卫生服务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卫生服务评价、卫生政策分析、卫生技术评估、全球健康等。出版学术专著《病种管理新模式研究》、《规划在卫生系统中的运用》,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0余篇。任教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项目等30余项纵向项目。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HTA与决策? HTA and Decision Making
 | 
  
    | 司志超 |   |   | 
  
    | 王薇 |  | 王薇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的青年副研究员。她当前的研究方向是在养老和癌症领域的新兴卫生技术的评估和应用。在2017年回国前,她曾在2014到2016年担任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ISPOR)的新加坡分会主席。王薇曾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卫生信息学硕士学位;后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卫生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王薇曾在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医疗集团 SingHealth担任其卫生服务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并负责该中心多项“成本与效益分析”研究课题。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医院HTA Hospital-based HTA
 | 
  
    | 杨海 |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副处长 副研究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装备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
 上海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专科委员会医用耗材管理学组副组长
 十年来致力于将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技术评估的证据和方法运用于医疗器械管理,在本单位建立了基于医院的卫生技术评估管理系统,推动了上海基于卫生技术评估的医用耗材管理区域性政策实施,举办“医疗器械循证管理沙龙”多次向国内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者培训卫生技术评估知识。
 | 
  
    | 何江江 |  | 现为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政策研究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主要从事药物政策与药品经济学、卫生体系与政策评价、社区卫生策略、医疗保障等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南药学》杂志药物政策与药物经济学板块编委,《中国卫生资源》杂志同行评议审稿专家。2015年度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独立主持完成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纵向课题10余项,承担和参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国家卫生计生委、上海市发改委、卫生计生委、人社局等各级各类课题60多项,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38篇),参编专著17本(其中主译1本《医院卫生技术评估:手册与工具包》,副主编4本),中英文会议论文20余篇。研究领域聚焦基层卫生和药物政策领域的突出问题,在基本药物制度、家庭医生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有7项研究成果转化为市级政策文件。同时在卫生技术评估领域,尤其在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先后完成国内外知名药企委托课题20余项。
 | 
  
    | 杨毅恒 |   | ? | 
  
    | 柳睿 |  | Ramon LYU, MSHEMA COE Lead, J&J Medical (China)    LTD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Devices
 2016-2018 Chair-Elect, Health    Technology Producers (Industry) Committee
 Asia Consortium, ISPOR
 Ramon LYU is currently the HEMA COE    (Health Economics & Market Access Center of Excellence) Lead at J&J    Medical (China) LTD,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Devices. He has over 18    years of industrial experience in market access and HTA, strategic value    evidence planning, and HEOR operations for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in global and country professional functions for leading    multinational healthcare companies such as J&J and MSD.
 Ramon is the 2016-2018 Chair-Elect of    the ISPOR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    Asia Consortium Health Technology Producers (Industry) Committee and a long    term member of ISPOR for almost 20 years.
 | 
  
    | 专题分会 Parallel Session价值医疗 Value-based Health Care
 | 
  
    | Noah Friedman |  | Noah Friedman美敦力大中华区,战略与价值医疗部高级总监
 Noah Friedman领导美敦力大中华区的战略和价值医疗业务团队。该团队负责制定美敦力在中国的业务增长战略并通过开展投资和合作实施既定战略。同时他也是美敦力价值医疗(VBHC)项目的大中华区领导者,该项目旨在推动实现更好的医疗效果,同时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在过去的十年期间,Noah在美敦力负责心血管、糖尿病和神经调控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营销。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自小开始学习中文。Noah拥有耶鲁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
 | 
  
    | 夏小燕 |  | 夏小燕女士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BCG大中华区
 夏小燕女士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常驻上海办公室。她于2002年加入BCG,是BCG大中华区医疗保健专项的核心领导人,也是BCG大中华区医疗服务业务负责人。夏女士也领导着BCG“价值导向的医疗服务”在中国的推动工作。
 夏女士拥有十五年的医疗健康行业咨询经验,在医疗服务、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积累了众多经验。近期经验包括为一家亚太地区新兴的医疗集团制定未来十年发展战略,为一家投资机构和国际知名医院在中国评估合作新建国际医院,为一家领先的跨国药企制定五年发展战略等。
 夏女士还是众多BCG医疗健康行业重要刊物的主要作者,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包括:《患者支付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是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变革》《中国医药市场制胜的新规则》《制胜日新月异的中国医疗科技市场》等。
 在加入BCG之前,夏女士曾就职于跨国制药公司瑞士总部。夏女士拥有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管理学硕士学位、国际贸易和自动化双学士学位。
 | 
  
    | 张杰 |  | 张杰,现任单位: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技术标准部副主任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2007年年6?月?至今任职于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技术标准部,主要从事医疗保险技术标准研究?工作。负责?行行业标准社会保险药品分类与代码编制和    实施,负责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利利?用情况调查项?目组织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